送王君仪北归
[宋代]:毕仲游
不能送君行,强题送君诗。诗中有鄙语,不是离别辞。
君长不五尺,气若千丈蜺。谈经掩众口,论道惊群儿。
况君擅才华,文若老吏为。刚肠乏软语,面折不我随。
人尝论君材,照坐珊瑚枝。畴能论君心,清静如摩尼。
奈何三十六,未免州县卑。君装赴国门,仆瘦病马羸。
太仓幸可籴,穷达慎所之。儒冠易感慨,华屋难伸眉。
纷纷儿女曹,足令壮士悲。工部贪采药,汉老甘茹芝。
不逢方外人,勿吐胸中奇。
不能送君行,強題送君詩。詩中有鄙語,不是離别辭。
君長不五尺,氣若千丈蜺。談經掩衆口,論道驚群兒。
況君擅才華,文若老吏為。剛腸乏軟語,面折不我随。
人嘗論君材,照坐珊瑚枝。疇能論君心,清靜如摩尼。
奈何三十六,未免州縣卑。君裝赴國門,仆瘦病馬羸。
太倉幸可籴,窮達慎所之。儒冠易感慨,華屋難伸眉。
紛紛兒女曹,足令壯士悲。工部貪采藥,漢老甘茹芝。
不逢方外人,勿吐胸中奇。
宋代·毕仲游的简介
毕仲游,郑州管城(今河南郑州)人。宋宰相毕士安曾孙。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,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。后又任集贤校理,权太常博士等。其历仕神宗、哲宗、徽宗三朝,为官机敏干练、清廉独慎,颇有吏才。但因受党争牵连,仕途不坦,坎坷一生。与司马光、苏轼等多有交游,工于诗文,其文章精丽、雄伟博辩,议论时政切中时弊。著有《西台集》五十卷,已佚,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二十卷。
...〔
► 毕仲游的诗(215篇) 〕
明代:
林俊
海山屈蟠树如织,宝瓮金茎露犹滴。一度春风一度花,如此风光那会得。
武陵天台云锦堆,禹粮尧韭同苍苔。伐毛洗髓即年岁,对花食实能几回。
海山屈蟠樹如織,寶甕金莖露猶滴。一度春風一度花,如此風光那會得。
武陵天台雲錦堆,禹糧堯韭同蒼苔。伐毛洗髓即年歲,對花食實能幾回。
宋代:
陆游
惝恍不成寐,揽衣寒夜中。青荧煨芋火,鞺鞳鼓帘风。
巷犬声如豹,山童首似蓬。悠然束书坐,徐待日生东。
惝恍不成寐,攬衣寒夜中。青熒煨芋火,鞺鞳鼓簾風。
巷犬聲如豹,山童首似蓬。悠然束書坐,徐待日生東。
明代:
李舜臣
爱子窥颜色,趋庭问所思。望中云共远,阶下草方滋。
晓日明金骑,春风吹绿枝。还闻临别去,遥附万年卮。
愛子窺顔色,趨庭問所思。望中雲共遠,階下草方滋。
曉日明金騎,春風吹綠枝。還聞臨别去,遙附萬年卮。
清代:
李希圣
事过方知大祸临,君臣相对但沾襟。死棋著著犹堪覆,长夜漫漫直到今。
三户亡秦那可得,诸公误国是何心。当时痛哭书还在,吞炭年来口已瘖。
事過方知大禍臨,君臣相對但沾襟。死棋著著猶堪覆,長夜漫漫直到今。
三戶亡秦那可得,諸公誤國是何心。當時痛哭書還在,吞炭年來口已瘖。
清代:
牛焘
君不见,东坡调水传佳话,全凭清浊分流派。甘美香冽天一生,沁人诗骨清人肺。
又不见,黄河之水天上来,石水斗泥资灌溉。有时汲之供烹啜,不闻饮者比沆瀣。
君不見,東坡調水傳佳話,全憑清濁分流派。甘美香冽天一生,沁人詩骨清人肺。
又不見,黃河之水天上來,石水鬥泥資灌溉。有時汲之供烹啜,不聞飲者比沆瀣。
元代:
凌云翰
敬吊先生落照中,纸烟销尽酒樽空。牛羊上垄无人管,岂为当时面发红。
敬吊先生落照中,紙煙銷盡酒樽空。牛羊上壟無人管,豈為當時面發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