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ù hán ér lì
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一ˋ
成语解释
不寒而栗
繁体不寒而慄
词性动词

⒈ 不冷而发抖。指恐惧心理引起的惊抖。
例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郡中不寒而栗。——《汉书·义纵传》
全身不寒而栗。
英shudder with fear; tremble with fear;
⒈ 形容内心恐惧至极。汉·杨恽〈报孙会宗书〉:「下流之人,众毁所归,不寒而栗,虽雅知恽者,犹随风而靡,尚何称誉之有?」也作「不寒而栗」。
引《聊斋志异·卷六·马介甫》:「大人面若冰霜,比到寝门,遂有不可问之处。岂果脂粉之气,不势而威?胡乃肮脏之身,不寒而栗?」
近毛骨悚然 胆战心惊 心惊胆跳 战战兢兢
1.看到他那阴森恐怖的表情,真令人不寒而栗。
2.在德国东部的地方选举中出现了与法国情况非常类似的政治地震,令德国*理施罗德不寒而栗。
3.听说鸡蛋里吃出了苏丹红,真让人不寒而栗。
4.这十王殿上的判官爷雕像,怒目赤髯,栩栩如生,令人看了真是不寒而栗。
5.伊俄涅的无知而自然的答话使他不寒而栗.
6.半夜里听到声声狼嚎,人人不寒而栗。
7.不寒而栗:他不寒而栗地把花瓶擦干净,轻轻地放在书桌上。
8.一双眸子透出阴寒绿芒,令人不寒而栗。
9.今天去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,里面所展示的画面让人看了不寒而栗。
10.听说鸡蛋里吃出了苏丹红,真让人不寒而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