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ozhú

爆竹


拼音bào zhú
注音ㄅㄠˋ ㄓㄨˊ
词性名词


爆竹

词语解释

爆竹[ bào zhú ]

⒈  古时用火烧竹,毕剥有声,火花迸裂,称为爆竹。今人用纸卷火药,点燃发响,也称爆竹,或称爆仗。

firecrack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,用火烧竹,毕剥发声,以驱除山鬼瘟神,谓之“爆竹”。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,接以引线,燃之使爆炸发声,亦称为“爆竹”。也叫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。

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正月一日……鸡鸣而起,先於庭前爆竹、燃草,以辟山臊恶鬼。”
唐 刘禹锡 《畬田行》:“照潭出老蛟,爆竹惊山鬼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元旦》诗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浪游记快》:“游览既毕,宴於水阁,命从者放爆竹。轰然一响,万山齐应,如闻霹靂声。”
鲁迅 《伪自由书·电的利弊》:“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, 中国 却用它做爆竹敬神。”

⒉  供燃爆用之竹。

唐 元稹 《生春》诗之十三:“乱骑残爆竹,争唾小旋风。”
清 戴名世 《游吼山记》:“从者试烧爆竹取声,水激石怒,天地若裂。”

国语辞典

爆竹[ bào zhú ]

⒈  古时以火燃竹,劈㕷作响,用以驱鬼。今则用纸卷裹火药做成,点燃引线就会炸裂,发出巨大声响,常在喜庆时燃放。南朝梁·宗懔〈荆楚岁时记〉:「鸡鸣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,以辟山臊恶鬼。」也作「爆竿」、「爆仗」。

《红楼梦·第五三回》:「一夜人声嘈杂,语笑喧阗,爆竹起火,络绎不绝。」

爆仗 炮竹

英语firecracker

德语Feuerwerk, Feuerwerkskörper, Schwärmer (S)​

法语pétard

分字解释


※ "爆竹"的意思解释、爆竹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家人下楼点燃鞭炮,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,震耳欲聋,花炮升腾五彩斑斓,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。

2.小蛇翩翩辞岁去,骏马踏踏迎春来。爆竹声声绽放幸福,火树银花照亮钱途。新春暖暖送来好运,喜气洋洋带来吉祥。策马扬鞭奔前程,马年顺利展宏图。愿你马年事事吉祥,爱情永远芬芳,事业更加辉煌。给你拜年啦!

3.听着声声爆竹,看着朵朵烟花,人们都在等待着另一个得开始。“新年”正穿着旱冰鞋,在五彩得大道上前进着,与我们拉近了距离。

4.爆竹一声除旧岁,桃符万户迎新春。

5.春节时分,我送你爆竹声声;元宵时节,我送你汤圆点点;大暑节气,我送你降温防暑;观音日里,我送你大慈大悲。今天观音日,记得与人为善。

6.声声爆竹震动思念的神经,绚丽烟花照亮湿润的眼睛,团圆饺子饱含浓浓的温情,任何的祝福都显得太轻太轻,给您拜年了,新年好!

7.一副对联写喜庆,一纸窗花剪吉祥,一排灯笼照前程,一声爆竹迎春风,一盘饺子包希望,一碗汤圆庆团圆,一杯美酒盛祝福,一句祝福传关怀。预祝元宵快乐。

8.新年的爆竹很给力,绽开对你的点点思绪,缤纷的祝福洒进你的世界里;春节的问候满满地,包裹我沉甸甸的心意,委托手机里的短信传递给你;春节如意!

9.元旦是世界传统的节日,都是每逢旧的一年过去,新的一年的第一天被订为元旦,这就好比宋朝诗人王安石写的诗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……但也有少部分国家不这样,如印度等国家,它们是用自然现象来订元旦。

10.外面万马奔腾似的爆竹声传进他的耳朵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