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uōduō

咄咄


拼音duō duō
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
组合AA式

咄咄

词语解释

咄咄[ duō duō ]

⒈  感慨声;表示感慨;表示责备或惊诧。

咄咄怪事。

tut-tut; threatening; menacing; aggressiv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感叹声。表示感慨。

《后汉书·逸民传·严光》:“咄咄 子陵,不可相助为理邪?”
晋 陆机 《东宫》诗:“冉冉逝将老,咄咄奈老何!”
唐 李益 《北至太原》诗:“咄咄薄游客,斯言殊不刊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·斯巴达之魂》:“咄咄危哉!大事去矣!”

⒉  感叹声。表示责备或惊诧。

宋 无名氏 《异闻总录》卷一:“﹝其姊﹞咄咄责妹曰:‘何处无婚姻,必欲与我共一壻?’”
《人民文学》1981年第7期:“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。”

⒊  呼驴马等牲畜之声。

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鸟兽呼音》:“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。”

国语辞典

咄咄[ duò duò ]

⒈  感叹声、惊怪声。

《后汉书·卷八三·逸民传·严光传》:「咄咄子陵,不可相助为理邪?」
唐·袁郊《红线》:「嵩闻之,日夜忧闷,咄咄自语,计无所出。」

英语to cluck one's tongue, tut-tut

分字解释


※ "咄咄"的意思解释、咄咄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他又生气了,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,此刻射出两道寒光,咄咄逼人,牙齿咬得吱吱响,鼻子里喘着粗气,好像缺氧似的。

2.他身高六英尺,长得精瘦。他的目光锐利,咄咄逼人。他生就一只细长的鹰钩鼻子,给他平添几分机警而果断的神态。他下颚突出方正,说明他行事坚定。

3.被你这样咄咄逼人地追问,他就更慌了!

4.他是一个自负的家伙,不过他的自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。它不是来源于一种神秘的信仰和深刻的自知,它来源于他相信人们在看他时,会从表面上见到的某种东西;它源于他以一种咄咄逼人的方式,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人的行为举止;它源于他走路时采用的一种固定步态。

5.咄咄逼人的猜忌不会再出现,春风拂过牵挂的梦湾,虽然还带着料峭的寒意,但却足以温暖被爱包围的心扉。腼腆的心事写满新年的首页,愿来年的心海充满诗意的生机!

6.文学不是专为节日和盛典准备的,文学在很多时候更需要忍耐,需要持守,需要旁若无人,需要繁琐至乏味的一针一线。哪怕下一轮伟大节日还在远方,哪怕物质化和利益化的“小时代”正成为现实中咄咄逼人的一部分,哪怕我一直抱以敬意的作家们正沦为落伍的手艺人或孤独的守灵人……

7.大赛题目多为“咄咄”、“海市蜃楼”、“裁酌”这些常用却容易写错的词语,同时还穿插着部分成语和典故,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。

8.然而,尽管她可以变出九个头形成咄咄逼人之势,但赫五力毕竟是一个伟大的英雄,他勇敢而果断的杀死了蛇妖许德拉,并把随身带的箭全部浸泡在剧毒蛇血里。

9.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,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。山巅上,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,黑绿从中,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。

10.北方的冬天如果阳光明媚的话,很容易看到一种锋利的天高云淡。虽然锋利,却根本没闪着那抹咄咄逼人的寒光。笛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