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

得已


拼音de yǐ
注音˙ㄉㄜ 一ˇ

得已

词语解释

得已[ de yǐ ]

⒈  谓得以了结。

⒉  谓出于自己的意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得以了结。

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梁 尝有 櫟阳 逮,乃请 蘄 狱掾 曹咎 书抵 櫟阳 狱掾 司马欣,以故事得已。”

⒉  谓出于自己的意愿。

唐 王昌龄 《箜篌引》:“何用 班超 定远侯,史臣书之得已不?”
宋 曾巩 《上欧阳舍人书》:“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,会须就州学,欲入太学,则日已迫,遂弃而不顾,则望以充父母养者,无所勉从,此岂得已哉?”
《元典章·兵部一·逃亡》:“随路民户,或困於公役,或逼於私债,逃窜失业,谅非得已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得已"的意思解释、得已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由于申请人方面的原因,被申请人不得已迁离租赁房屋。

2.别以为我愿意这麼做,我也是被逼上梁山,实在不得已。

3.二百十六、这种政治上的转变虽然可说是不得已而为之,但并不是偶然发生的,是在主客观两方面原因促成下,岑春煊一直能够与时而变所导致的结果。

4., 她接受了丈夫寻花问柳的事实,甚至以自己的血汗钱供丈夫在外嫖妓,这不是由于她麻木不仁,也不是说她没有痛苦,只不过那是无可奈何,迫不得已的事情而已。

5.几位死里逃生的少年不得已踏上背井离乡,拯救族民的征途。

6.据我自己的经验,几乎没有遇见过一个喜欢远行的现代流浪者是偏激、固执、阴郁、好斗的。反之,那些满口道义、鄙视世情的书斋文人如果不得已参加某种集体旅行,大多连谁推扛行李、谁先用餐、谁该付款等琐碎问题也无法过关。

7.为师根骨奇差无比,你跟我差不了多少,但是你不用担心,早年我拜李存义为师时,尊师曾嫌我根骨太差,还说我‘像个小糖瓜’,幸得友人说情,我才得已入门。

8.酒坊被乱军焚毁,他不得已率家眷东游至贵州省黄平县朗洞乡安家落户,以务农为业。

9.类似小说情节的反腐故事显示,蔡某的情妇周青揭竿而起大义反腐原本是不情不愿的,在某种程度上,她的反腐又是一种迫不得已逼上梁山式的冤冤相报。

10.但是,师傅曾千万叮嘱,不到万不得已,不要逆行倒施,再加上战事繁忙,所以自己也就没有逆着阅读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