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露


拼音bì lù
注音ㄅ一ˋ ㄌㄨˋ

繁体畢露

毕露

词语解释

毕露[ bì lù ]

⒈  完全暴露:原形毕露ㄧ凶相毕露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完全显露。

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自分永隔幽明,毕露精诚,恐干禁忌。”
陶成章 《<浙案纪略>序》:“同人皆谓序述过详,事机毕露,反为进取之害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草(九)》:“数年前的文坛上所谓‘第三种人’……标榜超然,实为群丑,不久本相毕露,知耻者皆羞称之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毕露"的意思解释、毕露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赫然,之前道貌俨然的灵体神色懒怠,颓气毕露,再无之前模样。

2.大智若愚,可以避灾免祸;锋芒毕露,往往遭嫉受害。

3.平时不善于交际的他竟然在这场面试中锋芒毕露,获得了心仪的岗位。

4.他是有话不说,她是锋芒毕露,两者截然不同。

5.我不喜欢喧嚣,不喜欢争吵,不喜欢锋芒毕露。林卓宇

6.在擂台上,一项低调的小明好像变了一个人,这一刻他锋芒毕露,所向无敌。

7.荣青的气息已经有些锋芒毕露的气势了,却并没有他这样慑人心魄的神通。

8.在哥嫂的印象中,他素来是不争不抢,百般忍让的闷面瓜,哪有这般锋芒毕露的光景?愚夫愚妇不明白,君子能容人不能忍,但亦有所不能忍。

9.他不像那样锋芒毕露,他那段故事虽然鲜为人知,但却是可歌可泣的,他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。

10.蒋方震有些迫不及待,江渝摇头道:正所谓棒打出头鸟,如果我们锋芒毕露,必然会遭到北洋军和列强的联手打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