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计


拼音dà jì
注音ㄉㄚˋ ㄐ一ˋ

繁体大計
词性名词

大计

词语解释

大计[ dà jì ]

⒈  重大的谋略或计划。

a major programme of lasting importance;

⒉  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。

general exam for officials;

⒊  国家年终核算。

national annual account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。

《周礼·天官·太宰》:“三岁则大计羣吏之治,而诛赏之。”
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:“三岁考绩。”

⒉  明 清 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,每三年举行一次。参阅《清文献通考·职官四》。

《明史·佞倖传·朱隆禧》:“由进士歷 顺天府 丞,坐大计黜。”
清 姚鼐 《邱松亭家传》:“君采购严禁吏蠹……大计列一等,当擢。”

⒊  重大的谋略或计划。

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不勇,则不能断疑以发大计。”
唐 杜甫 《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》诗:“郭钦 上书见大计, 刘毅 答詔惊羣臣。”
宋 苏轼 《答吕元钧书》之二:“士大夫相顾避罪而已,何暇及中外利害大计乎?”
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》:“﹝政协代表﹞就有关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大计及其他重要措施,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……提出建议案。”

⒋  谓国家岁终核算。

《周礼·天官·序官》“司会” 汉 郑玄 注:“司会主天下之大计。”
《魏书·袁翻传》:“今之豫度,微似小损,岁终大计,其利实多。”

国语辞典

大计[ dà jì ]

⒈  重大的计划或谋略。

《三国志·卷一四·魏书·蒋济传》:「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功之失,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。」
唐·杜甫〈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〉诗:「郭钦上书见大计,刘毅答诏惊群臣。」

⒉  每三年对官吏施政的考察。

《明史·卷三〇七·佞幸传·顾可学传》:「朱隆禧者,昆山人。由进士历顺天府丞,坐大计黜。」
《六部成语注解·吏部》:「大计:外省之官三年考察一次谓之大计。」

英语large scale program of lasting importance, project of paramount importance, to think big, annual national audit

法语grand projet, plan grandiose, grand dessein

分字解释


※ "大计"的意思解释、大计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一心一意呕心沥血,二次三番苦口婆心,三尺讲台书生意气,四平八稳诲人不倦。百年大计马首是瞻,千秋功业薪火相传。祝教师节快乐,桃李满天下。

2.教育是百年大计,也是培养国力的不二法门。

3.今天,我们分析其中含义,倍感邓*平的高瞻远瞩,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,职业技术教育是跨入新世纪之后的主流,面对着机遇和挑战,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。

4.丛深的独幕剧《百年大计》,描写一个在旧社会连媳妇也娶不起、打了半辈子光棍的普通建筑工人,解放后当家做了主人,出于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,他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。

5.对于政府来说,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,应以保障人民安全和人民利益为首任,出现上述现象,不但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,而且将失信于民。

6., 自然,还要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的教育发展大计,成立了各种教授技艺的学校,虎啸山还成立了一座军校,军校的教官大多来自国内,我担任了虎啸山军校的校长。

7.植树造林,防止水土流失,这是百年大计,非得全民动手,从我做起不可。

8.因为他还指着陈默提供仙茶呢,要是陈默真的不来天方世界,那么他的劳金大计、出名大计等等就都该泡汤了。

9.植树造林是我国的百年大计。

10.良好的开端,是成功一半,立春的今天,是希望源泉,播撒下“希望”的种子,滋润上“幸福”的水滴,生长出“快乐”芽子,结出来“丰硕”的果实,愿你立春时节,定下大计,立下大志,结出大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