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ǒng

恐吓


拼音kǒng hè
注音ㄎㄨㄥˇ ㄏㄜˋ

繁体恐嚇
词性动词


恐吓

词语解释

恐吓[ kǒng hè ]

⒈  威胁人,使害怕;吓唬。

他恐吓破产的人。

menace; terrify; threaten; intimidate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恐赫”。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。

《敦煌变文集·捉季布传文》:“院长不须相恐吓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七:“虏以虚言相恐赫耳,未必敢来。”
明 李贽 《复焦弱侯书》:“终身之交在此,半路絶交亦在此,莫以状元恐赫人也。”
清 顾炎武 《书吴潘二子事》:“庄氏 既巨富, 浙 人得其书,往往持而恐吓之,得所欲而去。”
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》:“这诗怎么样?有辱骂,有恐吓,还有无聊的攻击:其实是大可以不必作的。”

国语辞典

恐吓[ kǒng hè ]

⒈  以胁迫的言语或行动威吓人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想是翟家这奴才,走下乡狐假虎威,著实恐吓了他一场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九一回》:「有叫他在内趁钱的,也有造作谣言恐吓的,种种不一。」

恫吓 威吓

分字解释


※ "恐吓"的意思解释、恐吓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我是阶级斗争的运动员,什么难听的话都听过,不但要听难听的话,还要捱打,还要面对恐吓和威胁。

2.在记者追问美国将对维基解密的创始人、现年39岁的朱利安?阿桑奇采取何种行动时,霍德尔说:“这并不是武力恐吓。”。

3.而威严恐吓这样的老把戏再次在北爱尔兰引起骚乱,近来因政见不一导致的恐怖活动见长。

4.一名8岁女童昨凌晨被母亲发觉身上伤痕累累,追问之下揭发女童两年来疑长期受菲佣虐待兼恐吓以致哑忍,母怒不可遏报警将恶佣拘捕。

5.我们认为对学校来说,最坏的事,是主要靠恐吓、暴力和人为的权威来进行工作。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感情、诚实和自信,……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。

6.人生不是受环境的支配,而是受自己习惯思想的恐吓。

7.为报复陷害他人编造传播虚假恐吓信息者被抓获。

8.共产党人连死都不怕,还怕恐吓吗?

9.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,对于门外那些铁了心的第七旅部队,无论荣臻如何恐吓威吓都一副充耳不闻的模样?面对这些油盐不进的“叛军”。

10.一个人的胆子大,才能有作为;畏怯的人,懦弱的人,他虽然没有身临其境的危险,但只要一听到人家的恐吓言语,早已吓得不知所措,试问这样的人可能有什么建树呢?卡耐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