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行合一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。
出处明·王守仁《传习录》上卷:“只是个冥行妄作,所以必说个知,方才行得……某今说个知行合一,正是对病的药。”
例子熊召政《张居正》第一卷第19回:“若我俩联合起来,才叫知行合一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hī xíng hé yī
注音ㄓ ㄒ一ㄥˊ ㄏㄜˊ 一
感情知行合一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满满当当(意思解释)
- 刻骨铭心(意思解释)
- 逸游自恣(意思解释)
- 心里有鬼(意思解释)
- 鬼烂神焦(意思解释)
- 连编累牍(意思解释)
- 源源不断(意思解释)
- 万无一失(意思解释)
- 悬崖勒马(意思解释)
- 心急如焚(意思解释)
- 惊鸿艳影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燕雀安知鸿鹄志(意思解释)
- 大张旗鼓(意思解释)
- 千里送鹅毛,礼轻情意重(意思解释)
- 融会贯通(意思解释)
- 心烦意乱(意思解释)
- 欺人自欺(意思解释)
- 散言碎语(意思解释)
- 通时合变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- 伸手不见五指(意思解释)
- 移日卜夜(意思解释)
- 圆凿方枘(意思解释)
- 面授机宜(意思解释)
- 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(意思解释)
- 顾影自怜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急(意思解释)
※ 知行合一的意思解释、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胸无大志 |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。 |
| 力小任重 | 能力小,负担重。犹言力不胜任。 |
| 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
| 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| 匡乱反正 |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|
| 皮开肉绽 | 绽:裂开。皮肉都裂开。形容被殴打得伤势极重。 |
| 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 | 预:预先,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;立:成就;废:败坏。不论做什么事,事先有准备,就能得到成功,不然就会失败。 |
| 三三两两 |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。形容人数不多。 |
| 将功折罪 | 将:拿;用;折:抵偿。用功劳来抵偿罪过。 |
| 稳如泰山 | 稳:稳固。稳固得像泰山一样。形容极其稳固;不可动摇。 |
| 袅袅婷婷 | 袅袅:柔美貌;婷婷:美好貌。形容女子姿态柔美。 |
| 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| 凌云之志 | 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 |
| 慌不择路 | 势急心慌,顾不上选择道路。 |
| 有志竟成 | 竟:终于。只要有决心,有毅力,事情终究会成功。 |
| 困兽犹斗 | 困兽:被围困的野兽;犹:还、仍;斗:搏斗。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。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。 |
| 转弯磨角 | 见“转弯抹角”。 |
| 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| 欲速则不达 | 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 |
| 连车平斗 | 形容冗员很多。 |
| 冠履倒易 |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 |
| 解甲归田 | 解:脱下;甲:铠甲。脱掉军装;回家种地。 |
| 一枕黄粱 | 比喻梦幻的不现实的好事;也比喻想要实现的美好理想不能实现;落得一场空。 |
| 一网打尽 |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。 |
| 经纬万端 | 比喻头绪极多。 |
| 音容如在 | 声音和容貌仿佛还在。形容对死者的想念。同“音容宛在”。 |
| 尔虞我诈 | 尔:你;虞:猜测。意思是我骗你;你骗我;互相欺骗。 |
| 美食甘寝 | 甘:美好。吃得好,睡得香。形容生活舒适安逸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