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知书识礼知书识礼的意思
zhīshūshí

知书识礼



知书识礼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有文化,懂礼貌。

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1回:“媳妇虽不敢说知书识礼,然而‘嫁鸡随鸡,嫁狗随狗’这句俗话,是从小儿听到大的。”

例子郭沫若《卓文君》第三幕:“文君,你是知书识礼的人,我万不想出你,替我卓门闹出这样伤风败俗的丑事!”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ī shū shí lǐ

注音ㄓ ㄕㄨ ㄕˊ ㄌ一ˇ

繁体知書識禮

感情知书识礼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修养。

近义词知书达礼、知书通礼、知书明理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知书识礼的意思解释、知书识礼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学贯中西 形容中文、外语都十分好。
是非口舌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
一时一刻 指非常短暂的时间。
见多识广 识:知道。看到的多;知道的广。形容资格较老;经验丰富;知识广博。
南辕北辙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
长命富贵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。
直截了当 了当:干脆;爽快。干脆爽快;不绕弯子。
空谷传声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,惧怕凶恶者。
遗世绝俗 遗世:遗弃世间之事。脱离社会独立生活,不跟任何人往来。
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
聪明才智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
充耳不闻 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
苦口婆心 苦口: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;婆心:老婆婆的心肠;指好意、善意。好心好意;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。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。
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
雅俗共赏 雅俗:文雅和粗俗。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“雅人”;把没文化的人称“俗人”;赏:欣赏。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。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;能为各种人所接受。
一览无余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
如火如荼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
单刀直入 单刀:短柄长刀;直:径直;入:刺入。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。原意是认准目标;勇猛向前。后比喻说话、办事直截了当;不绕弯子。
无微不至 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
拳头产品 比喻企业特有的、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
声色狗马 声色:歌舞和女色;狗马:养狗和骑马。后来二语连用;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。
天缘凑合 天缘:自然的机缘。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。也指事属巧合。
说来话长 表示事情很复杂,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(多指不大愉快的事)。
顾虑重重 重重:一层又一层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。形容顾虑极多,难于放手行事。
顾影惭形 看着身影,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。指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、称号等而感到惭愧。
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 相:估量,评价。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