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遥日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犹日暮途穷。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。
出处语出《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故倒行暴施之。”
例子途遥日暮,父乃后时。唐孙逖《陈情表》
基础信息
拼音tú yáo rì mù
注音ㄊㄨˊ 一ㄠˊ ㄖˋ ㄇㄨˋ
繁体途遙日暮
感情途遥日暮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陷于绝境。
近义词日暮途穷、途穷日暮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旁若无人(意思解释)
- 酒囊饭袋(意思解释)
- 筋疲力竭(意思解释)
- 难以置信(意思解释)
- 尾生之信(意思解释)
- 将功补过(意思解释)
- 斗唇合舌(意思解释)
- 秣马厉兵(意思解释)
- 推三阻四(意思解释)
- 三长两短(意思解释)
- 唯物主义(意思解释)
- 十羊九牧(意思解释)
- 一哄而起(意思解释)
- 吃不了兜着走(意思解释)
- 进锐退速(意思解释)
- 百步穿杨(意思解释)
- 吉光片羽(意思解释)
- 螓首蛾眉(意思解释)
- 秽德垢行(意思解释)
- 阳春白雪(意思解释)
- 画地为牢,议不入(意思解释)
- 举世无敌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密锣紧鼓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半新不旧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繁荣富强(意思解释)
※ 途遥日暮的意思解释、途遥日暮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声东击西 | 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;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;实际进攻西边。声:声张;击:打击。 |
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|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。 |
床上安床 |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。 |
是非口舌 |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光前耀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。光耀祖先,造福后代。 |
蠢蠢欲动 | 蠢蠢:爬虫蠕动的样子。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。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;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。 |
断断续续 | 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。 |
九霄云外 | 九霄:天的最高处。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。 |
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万里长城 | 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 |
供不应求 |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。供:供应。 |
自命不凡 | 自称自己不平常(凡:平凡;平常)。形容自高。 |
祸国误民 | 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。 |
熟能生巧 | 巧:技巧。熟练了;就能找到窍门。 |
峨峨洋洋 |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。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。语本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善鼓琴,锺子期善听。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锺子期曰:‘善哉!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锺子期曰:‘善哉!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 |
一鼓作气 | 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士气。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。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。 |
错落有致 | 致:别致;有情趣;错落:参差交错;致:情趣。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;但却极有情趣;使人看了有好感。 |
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闲情逸趣 | 同“闲情逸致”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立地书橱 | 比喻人读书多,学识文博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热气腾腾 |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奋起直追 |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;振作起来;一股劲地赶上去。 |
无穷无尽 | 穷、尽:完。没有尽头;没有限度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