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中蚤虱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比喻极易消灭的敌人,犹如口中之虱。故又作“口中虱”。
出处《韩非子·七术》:“(王)以临东阳,则邯鄣口中虱也。”
例子校尉韩威进曰:“以新室之威而吞胡虏,无异口中蚤虱。”(《汉书 王莽传》)
基础信息
拼音kǒu zhōng zǎo shī
注音ㄎㄡˇ ㄓㄨㄥ ㄗㄠˇ ㄕ
繁体口中蚤蝨
感情口中蚤虱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主语、宾语;指易消灭的敌人。
近义词口中之虱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喜笑颜开(意思解释)
- 水至清则无鱼(意思解释)
- 吸血鬼(意思解释)
- 着手回春(意思解释)
- 断断续续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龙腾虎跃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不攻自破(意思解释)
- 亲上成亲(意思解释)
- 气象万千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户告人晓(意思解释)
- 气吞牛斗(意思解释)
- 匡谬正俗(意思解释)
- 叽叽喳喳(意思解释)
- 错落有致(意思解释)
- 黑天半夜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尽诚竭节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草满囹圄(意思解释)
- 满面春风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寥寥无几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※ 口中蚤虱的意思解释、口中蚤虱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烽火连年 | 烽火: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。比喻战火或战争。指战火连年不断。 |
| 星霜屡移 | 星霜:星辰运转,一年循环一次,每年秋季降霜,因此以星霜指代年岁。表示岁月更换。 |
| 任人唯亲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;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。 |
| 冷若冰霜 | 若:好像。冷得像冰霜一样。比喻对人对事十分冷淡;没有一丝热情。有时也指面目或态度严厉;使人无法靠近。 |
| 敏而好学 | 敏:聪明。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。 |
| 废书而叹 |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。 |
| 汗牛充栋 | 栋:栋宇;房屋。指藏书太多;运输时可使牛出汗;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书籍极多。 |
| 化鸱为凤 | 比喻能以德化民,变恶为善。鸱,猫头鹰,古人以为凶鸟。语本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仇览》:“时考城令河内王涣,政尚严猛,闻览以德化人,署为主簿。谓览曰:‘主簿闻陈元之过,不罪而化之,得少鹰鹯之志邪?’览曰:‘以为鹰鹯不若鸾凤。’” |
| 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| 永垂不朽 | 朽:磨灭。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;永远不会磨灭。” |
| 春冰虎尾 |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|
| 缠绵悱恻 | 缠绵: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;悱恻:悲苦。形容心情悲苦;无法排遣。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。也作“悱恻缠绵”。 |
| 事与愿违 | 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 |
| 著手成春 | 著手:动手接触。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。后比喻医术高明。 |
| 信口开河 | 随口乱说一气。指说话没有根据;不可靠。信口:随口;开河:指说话时嘴唇张合。 |
| 牛骥同槽 | 见“牛骥同皁”。 |
| 如出一辙 | 辙:车辙;车轮压出的痕迹。象出自同一个车辙。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。 |
| 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| 满面春风 | 春风:春天温暖的风。本指春风拂面;温暖宜人。现指心情喜悦;满脸笑容。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。 |
| 一览无余 | 览:看。余:剩余。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。 |
| 字斟句酌 |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 |
| 纵横四海 | 纵横:奔驰无阻。在天下任意往来,没有阻挡。比喻无敌于世。 |
| 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| 轰轰烈烈 |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
| 面授机宜 | 面:当面;授:教;传授;机宜:适应时机的对策、办法。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。 |
| 扯旗放炮 | 比喻公开张扬。 |
| 弥留之际 | 弥留:本指久病不愈;后多指病危将死的状况;际:时候。病危将死的时候。 |
| 拔毛连茹 |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