鹘仑吞枣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把枣子整个儿吞下,不细嚼辨味。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,不加分析。
出处宋·朱熹《答许顺之书》:“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,正是鹘仑吞枣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gǔ lún tūn zǎo
注音ㄍㄨˇ ㄌㄨㄣˊ ㄊㄨㄣ ㄗㄠˇ
繁体鶻侖吞棗
感情鹘仑吞枣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形容读书不认真。
近义词囫囵吞枣
英语swallowed a date whole(to do a thing without thought; to read without doing any thinking for oneself)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刚正不阿(意思解释)
- 难言之隐(意思解释)
- 光前耀后(意思解释)
- 想望丰采(意思解释)
- 先声夺人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没里没外(意思解释)
- 雨散风流(意思解释)
- 乳臭未干(意思解释)
- 鬼头鬼脑(意思解释)
- 以毒攻毒(意思解释)
- 钻木取火(意思解释)
- 战天斗地(意思解释)
- 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(意思解释)
- 比众不同(意思解释)
- 舞刀跃马(意思解释)
- 满园春色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认贼作父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偶语弃市(意思解释)
- 狂风暴雨(意思解释)
- 驾轻就熟(意思解释)
- 山阴道上,应接不暇(意思解释)
- 慌不择路(意思解释)
- 岁寒三友(意思解释)
- 有志竟成(意思解释)
※ 鹘仑吞枣的意思解释、鹘仑吞枣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| 成语 | 解释 |
|---|---|
| 攀龙附凤 | 附:接触、依附。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。 |
| 明若观火 | 象看火那样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| 痛定思痛 |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;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;让人震撼;也让人警醒。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;含有警醒的意思。痛:悲痛;哀苦;定:平静。 |
| 假公济私 | 假:借;济:补益;助。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。 |
| 一文不名 | 一文钱都没有(名:占有)。形容非常贫困。 |
| 今来古往 | 犹古往今来。 |
| 咄咄逼人 | 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
| 下临无地 |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。 |
| 鬼头鬼脑 | 形容举止诡秘;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。 |
| 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| 吴下阿蒙 | 吴下:现江苏长江以南;阿蒙:指吕蒙。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。比喻人学识尚浅。 |
| 阳春白雪 | 阳春;白雪: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;后来泛指高深的;不通俗的文学艺术。 |
| 黄耳传书 | 黄耳:犬名;书:书信。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。后比喻传递家信。 |
| 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| 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|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,心地坦然。 |
| 贤母良妻 | 见“贤妻良母”。 |
| 天下第一 |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|
| 如痴如醉 | 形容神态失常,失去自制。 |
| 聪明才智 | 聪明:耳聪目明。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。 |
| 男大当婚 |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。 |
| 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| 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| 汲汲顾影 | 惶惶然自顾其影,孤苦失望的样子。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,洋洋得意的样子。 |
| 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| 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| 欧风美雨 |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。 |
| 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| 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