辅车相依的成语故事

拼音fǔ chē xiāng yī
基本解释辅:面颊骨;车:牙床。面颊骨和齿床互相傍依。比喻关系密切;互相依靠。
出处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辅车相依的典故
春秋时期,晋国为攻打虢国,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,把晋王的玉石与宝马送给虞王,向虞国借道攻虢。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“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”的关系观点,允许晋国借道攻虢,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,夺回宝物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辅车相依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秋高气和 |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九回:“却说小燕便服轻车,叫车夫径到城南保安寺街而来,那时秋高气和,尘软蹄轻,不一会已到了门口,把车停在门前两棵大榆树荫下。”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” |
富贵骄人 | 《陈书 鲁悉达传》:“悉达虽仗义任侠,不以富贵骄人。” |
奇才异能 |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择宫》:“臣愚岂敢不尽情,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。” |
无时无刻 |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:“自是行忘止,食忘餐,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,无时无刻不在心上。” |
人心归向 | 《晋书·熊远传》:“人心所归,惟道与义。” |
目不忍见 | 《广东军务记》:“真为目不忍见。” |
角巾素服 | |
作乱犯上 |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1回:“智者称为伐罪吊民,愚者即指为作乱犯上。” |
风和日丽 | 清 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