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壁上观的成语故事


作壁上观

拼音zuò bì shàng guān

基本解释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
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项羽本纪》:“及楚击秦,诸将皆从壁上观。”


作壁上观的典故

秦朝末年,大将章邯领兵攻打赵国,赵军大败,逃到巨鹿死守,等待救援,各路反秦大军按兵不动。只有项羽率军把秦军包围,项羽力能扛鼎,冲入敌阵,斩杀敌将苏角,大败秦军。巨鹿之战,消灭秦军主力,原来作壁上观的人纷纷投靠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作壁上观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饱经沧桑 王蒙《轮下》:“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,饱经沧桑,眼角皱纹细密如网。”
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臣既已受命为将,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
名山大川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居重驭轻 宋·俞文豹《吹剑录外集》:“故自三代、秦、汉迄我朝,皆以兵得天下,人主皆亲历行阵,习知武事,知居重驭轻之势。”
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》:“倘一时没眼色,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,岂不误了终身?”
杜绝言路 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操欲迷夺时明,杜绝言路。”
遗形藏志 汉·严遵《道德指归论·上德不德》:“遗形藏志,与道相得。”
触目皆是 鲁迅《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》:“北京真是人海,情形可大不相同了,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。”
昂藏七尺 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 奇术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躯,寻章摘句懒攻儒。”
公才公望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品藻》:“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;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,兼之者其在卿乎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