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烛待旦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旦:早晨。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。
出处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5回:“宋江秉烛待旦。”
例子(瞿)式耜高兴极了,吩咐剩下的一个老兵进酒,秉烛待旦和(张)同敞销磨这个空城的一夜。(朱东润《张居正大传》第十四章)
基础信息
拼音bǐng zhú dài dàn
注音ㄅ一ㄥˇ ㄓㄨˊ ㄉㄞˋ ㄉㄢˋ
繁体秉燭待旦
感情秉烛待旦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心情急迫。
近义词坐以待旦
英语sit with the light in one's hand till morning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低声下气(意思解释)
- 薪贵于桂(意思解释)
- 心有余而力不足(意思解释)
- 拨云见日(意思解释)
- 趁火打劫(意思解释)
- 为民请命(意思解释)
- 嫁狗随狗(意思解释)
- 尽信书不如无书(意思解释)
- 翩翩起舞(意思解释)
- 倒悬之危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遁入空门(意思解释)
- 溢于言表(意思解释)
- 诈奸不及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目不斜视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香火姻缘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善善恶恶(意思解释)
- 热气腾腾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- 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(意思解释)
- 欢聚一堂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光怪陆离(意思解释)
- 驰魂宕魄(意思解释)
※ 秉烛待旦的意思解释、秉烛待旦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安身之处 |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 |
普天同庆 | 普:普遍;天:天下;庆:庆贺。普天下共同庆祝。 |
鼠凭社贵 |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,使人不敢去挖掘。比喻坏人仗势欺人。 |
荒淫无耻 | 荒淫:贪酒好色。生活糜烂;不知羞耻。 |
自强不息 | 自觉地努力向上;永不停步。息:停止。 |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|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 |
争先恐后 | 争着向前;唯恐落后。 |
上无片瓦,下无插针之地 |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,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。形容一无所有,贫困到了极点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半吊子 | 肤浅的人。形容不通情理,说话随便,举止不沉稳的人。 |
通都大邑 |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 |
巧上加巧 |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。 |
光前裕后 | 光前:光兴前业;裕后:恩泽流传及子孙。指增光前代;造福后人。形容功绩显著。 |
无关紧要 | 紧要:急切的,重要的。不重要,不会影响大局。 |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|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 |
春去冬来 | 春天过去,冬天到来。形容时光流逝 |
扪心自问 | 扪:按;摸;心:胸口。摸着胸口;自己问自己。指自我反思;醒悟。 |
凡夫俗子 | 泛指平庸的人。 |
绵里藏针 | 绵絮里边藏着针。比喻外表温柔;内心尖刻厉害;也比喻柔中有刚。 |
地丑德齐 | 丑:同类。地相等,德相同。比喻彼此条件一样。 |
笑貌声音 | 笑貌:表情;声音:谈吐。指人的言谈、态度等。 |
一刹那 | 刹那:梵文ksana的音译。指十分短促的时间。 |
刚愎自用 | 刚:强硬。愎:固执;任性。刚愎:倔强固执;不接受别人的意见。自用:自以为是。固执任性;自以为是。 |
大势所趋 | 大势:总体局势;趋:向、往。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。 |
流风馀俗 | 遗留的风气、习俗。 |
欲速则不达 | 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 |
始终一贯 | 自始至终都一样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