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捉贼要有赃证,捉奸要有成双人证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。
出处元·马致远《还牢末》第一折:“那梁山泊果然有个李逵,原来孔目结交贼人?二嫂,你晓得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,如今那匾金环子在谁人收着?”
基础信息
拼音ná zéi yào zāng,ná jiān yào shuāng
注音ㄋㄚˊ ㄗㄟˊ 一ㄠˋ ㄗㄤ,ㄋㄚˊ ㄐ一ㄢ 一ㄠˋ ㄕㄨㄤ
感情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。
近义词拿贼要赃,捉奸要双
反义词故入人罪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缝衣浅带(意思解释)
- 疾如旋踵(意思解释)
- 鬼怕恶人(意思解释)
- 人才济济(意思解释)
- 箪瓢屡空(意思解释)
- 见多识广(意思解释)
- 恶衣恶食(意思解释)
- 不僧不俗(意思解释)
- 笃近举远(意思解释)
- 天昏地暗(意思解释)
- 鸿鹄将至(意思解释)
- 兵荒马乱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扶摇直上(意思解释)
- 赴汤蹈火(意思解释)
- 女扮男装(意思解释)
- 经史百子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聪明反被聪明误(意思解释)
- 闲情逸趣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立竿见影(意思解释)
- 横七竖八(意思解释)
- 男大当婚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运筹帷幄(意思解释)
- 性命攸关(意思解释)
※ 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的意思解释、拿贼要赃,拿奸要双是什么意思由高档品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炒鱿鱼 |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,比喻卷铺盖。指解雇。 |
轮焉奂焉 |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。 |
艺高人胆大 |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。 |
斗方名士 | 斗方: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;名士:知名而未出仕的人。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“名士”。旧指冒充风雅的人。 |
死要面子 |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。 |
陌路相逢 |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。 |
头面人物 |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(多含贬义)。 |
溢于言表 | 超出言语以外。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。 |
纷乱如麻 | 麻:麻团。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。 |
花言巧语 |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。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;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。 |
语重心长 | 重:郑重。恳切话说得诚恳;有分量;心意深长。 |
衣锦还乡 | 衣:穿;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;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。 |
大张旗鼓 |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(张:展开;铺排;旗鼓: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)。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;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。 |
专心一志 | 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半夜三更 |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 |
文治武功 |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风声鹤唳 | 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 |
度德量力 | 度:衡量。衡量自己的品德;估计自己的能力。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。 |
材雄德茂 | 指才德杰出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饥不择食 |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。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。 |
双柑斗酒 |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骄傲自满 | 自高自大;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。 |
举足轻重 | 一挪动脚;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。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;只要稍微偏向一方;就会打破均势。比喻地位极其重要;足以左右全局。 |
浅见薄识 | 浅见:肤浅的见解。形容见闻不广,知识贫乏。 |